因此,在這個黃金時期,及早發現幼兒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早期干預,提供有效的培訓與治療,從而獲得最大程度改善, 為兒童的未來並取得成功。
Reference:
Lipina SJ, Colombo JA. Poverty and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 Approach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Carter R, Aldridge S, Page M, Parker S. The Human Brain Book. New York, NY: DK Publishing; 2009.
Educarer.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educarer.org/brain.htm. Accessed June 4, 2010.
Corel JL. The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utter M. Nature, nurture and development: from evangelism through science towards policy and practice. Child Development. 2002;73(1):1-21.
Skaliora I.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in the developing brai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2002;1241:313-320.
Kagan J, Herschkowitz N, Herschkowitz E. A Young Mind in a Growing Brai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Elman JL, Bates EA, Johnson MH, et al. Rethinking Innateness: A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6.
因此,在這個黃金時期,及早發現幼兒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早期干預,提供有效的培訓與治療,從而獲得最大程度改善, 為兒童的未來並取得成功。
Reference:
Lipina SJ, Colombo JA. Poverty and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 Approach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Carter R, Aldridge S, Page M, Parker S. The Human Brain Book. New York, NY: DK Publishing; 2009.
Educarer.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educarer.org/brain.htm. Accessed June 4, 2010.
Corel JL. The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utter M. Nature, nurture and development: from evangelism through science towards policy and practice. Child Development. 2002;73(1):1-21.
Skaliora I.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in the developing brai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2002;1241:313-320.
Kagan J, Herschkowitz N, Herschkowitz E. A Young Mind in a Growing Brai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Elman JL, Bates EA, Johnson MH, et al. Rethinking Innateness: A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6.
因此,在這個黃金時期,及早發現幼兒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早期干預,提供有效的培訓與治療,從而獲得最大程度改善, 為兒童的未來並取得成功。
Reference:
Lipina SJ, Colombo JA. Poverty and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 Approach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Carter R, Aldridge S, Page M, Parker S. The Human Brain Book. New York, NY: DK Publishing; 2009.
Educarer.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educarer.org/brain.htm. Accessed June 4, 2010.
Corel JL. The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utter M. Nature, nurture and development: from evangelism through science towards policy and practice. Child Development. 2002;73(1):1-21.
Skaliora I.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in the developing brai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2002;1241:313-320.
Kagan J, Herschkowitz N, Herschkowitz E. A Young Mind in a Growing Brai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Elman JL, Bates EA, Johnson MH, et al. Rethinking Innateness: A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6.
甚麼是發展遲緩
對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若孩子沒有成功達成發育的標準便是發展遲緩。一般發展遲緩是指大肌肉、小肌肉、溝通語言、認知功能、自理能力、人際關係的發展遲緩;可以是一個範疇中遲緩或多過一個範疇中遲緩。
我們的團隊
我們的團隊
常見確診的
兒童精神問題
1.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
ADHD即「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英文全名 “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神經生理及高度遺傳的疾病,研究指出若果父母雙方及兄弟姊妹是ADHD患者,小孩患有ADHD的機會比其他小孩高4至5倍。基因、環境和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是影響ADHD症狀嚴重程度的因素。ADHD是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症,在學兒童發病率為5-9%,估計本港有超過40000名兒童及青少年患有ADHD。患者一般過度活躍、衝動和專注力弱,構成學習或社交上的障礙,對日常生活造成困難。適當的治療可幫助患者改善徵狀,讓他們能夠過正常生活。
9歲前得到確診,治療相對簡單。9歲後,ADHD的負面影響往往開始浮現,如低自尊、表現低於實際能力、與父母/老師/朋友關係不佳、焦慮、輕度至中度抑鬱,甚至濫藥等。ADHD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業、健康、社交及心理均造成嚴重影響,更可能進一步破壞他們的人生。因此,如懷疑子女受ADHD困擾,應及早求醫,並讓他們接受適切的治療。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發展障礙。患者一般在溝通、社交出現發展障礙、感官過敏及喜歡從事狹窄、重複和刻板的行為 / 興趣 / 活動。他們的表現較同齡小朋友較為冷漠、被動、喜歡獨自玩耍、不會與人分享、難與他人建立友誼、欠缺同理心。在溝通上,他們未能有效地利用口語及非口語的途徑與人溝通,說話時缺乏適當眼神接觸,亦需要詳細指示。
患者徵狀會在一至兩歲之間開始被發現;徵狀較嚴重的甚至在一歲前已被發現;徵狀較輕微的或會在兩歲以後才被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愈見普遍,跟據2016年的數字顯示每54名孩子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當中男生更多,男女比例為4:1。
治療自閉症方面,會先透過詳細評估兒童在不同領域上的程度,再與家長商討治療方案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及另類治療。有效的自閉症訓練和治療,必須針對兒童在社交、溝通、學習、情绪控制方面的問題,將有效減少自閉症帶來的行為問題。
4.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罕見的焦慮症,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選擇性緘默症歸於焦慮障礙,一般情況下,這些孩子都能夠正常及流利地說話,簡單來說,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會在「特定」(針對人或環境)的情境下出現焦慮的情形,顯得退縮及導致完全不敢說話,而他們通常都未能解釋為何當時無法說話。這個情況大多發生在2-6歲的孩子身上,女生的案例多過男生。
由於每個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發病的原因跟症狀也不盡相同,所以要透過專業人士診斷。選擇性緘默症通常不會自行痊癒。透過早期介入,孩子通常會有明顯改善,但在某些情況下,症狀有可能持續至青春期,甚或成年期。
5. 兒童焦慮/抑鬱
(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兒童焦慮/抑鬱
(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和成人的抑鬱症一樣,兒童及青少年會有持續兩星期以上的病徵,如情緒低落、其他病徵包括易發脾氣、對大部分事情都失去興趣、食慾或體重有顯著的減少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多、疲倦、緊張或思想行動緩慢、難以集中精神、不合乎常理的內疚感或絕望、和自殺意念或行為。有一部份的病人,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徵狀,例如妄想、幻覺等。但礙於他們的表達能力,有時他們未必能清楚說出他們的感受,他們的徵狀反而是呈現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影響,如學業、成績退步、學習散漫、提不起勁、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等。這些行為上的轉變,可能更容易被人察覺,但如果忽略了背後的抑鬱症,只靠一般的管教方式去處理是無補於事的。
6. 讀寫障礙
(Dyslexia)
讀寫障礙
(Dyslexia)
讀寫障礙主要由於腦部結構及功能出現先天性異常所致。在本港,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約為百分之十至十二。當中約百分之七十屬輕微程度,百分之二十為中等程度,餘下百分之十則屬嚴重程度。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往往難以準確及流暢地認讀及默寫字詞,這可能與兒童在閱讀和書寫時難以辨別字詞的讀音和字形的差別有關。由於在讀寫字詞方面出現困難,兒童在閱讀理解方面亦會 產生問題,部分兒童或會因而減少閱讀,影響字詞認識的數量及整體認知的發展。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在語文科目上的成績往往遠遜於其他同學,但其智力及感官功能均屬正常,而且其讀寫問題亦非因缺乏教育或學習動機所致。現階段尚未有藥物治療讀寫障礙。現時的幫助主要從教育方面著手,包括具實證支持的閱讀輔導方法、切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以及在學習環境提供調適及輔助設備。
1.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
ADHD即「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英文全名 “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神經生理及高度遺傳的疾病,研究指出若果父母雙方及兄弟姊妹是ADHD患者,小孩患有ADHD的機會比其他小孩高4至5倍。基因、環境和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是影響ADHD症狀嚴重程度的因素。
ADHD是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症,在學兒童發病率為5-9%,估計本港有超過40000名兒童及青少年患有ADHD。患者一般過度活躍、衝動和專注力弱,構成學習或社交上的障礙,對日常生活造成困難。適當的治療可幫助患者改善徵狀,讓他們能夠過正常生活。
9歲前得到確診,治療相對簡單。9歲後, ADHD的負面影響往往開始浮現,如低自尊、表現低於實際能力、與父母 / 老師 / 朋友關係不佳、焦慮、輕度至中度抑鬱,甚至濫藥等。ADHD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業、健康、社交及心理均造成嚴重影響,更可能進一步破壞他們的人生。因此,如懷疑子女受ADHD困擾,應及早求醫,並讓他們接受適切的治療。
2.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自閉症譜系障礙(Asperger’s Disorder)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發展障礙。患者一般在溝通、社交出現發展障礙、感官過敏及喜歡從事狹窄、重複和刻板的行為 / 興趣 / 活動。他們的表現較同齡小朋友較為冷漠、被動、喜歡獨自玩耍、不會與人分享、難與他人建立友誼、欠缺同理心。在溝通上,他們未能有效地利用口語及非口語的途徑與人溝通,說話時缺乏適當眼神接觸,亦需要詳細指示。
患者徵狀會在一至兩歲之間開始被發現;徵狀較嚴重的甚至在一歲前已被發現;徵狀較輕微的或會在兩歲以後才被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愈見普遍,跟據2016年的數字顯示每54名孩子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當中男生更多,男女比例為4:1。
治療自閉症方面,會先透過詳細評估兒童在不同領域上的程度,再與家長商討治療方案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及另類治療。有效的自閉症訓練和治療,必須針對兒童在社交、溝通、學習、情绪控制方面的問題,將有效減少自閉症帶來的行為問題。
4.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罕見的焦慮症,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選擇性緘默症歸於焦慮障礙,一般情況下,這些孩子都能夠正常及流利地說話,簡單來說,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會在「特定」(針對人或環境)的情境下出現焦慮的情形,顯得退縮及導致完全不敢說話,而他們通常都未能解釋為何當時無法說話。這個情況大多發生在2-6歲的孩子身上,女生的案例多過男生。
由於每個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發病的原因跟症狀也不盡相同,所以要透過專業人士診斷。選擇性緘默症通常不會自行痊癒。透過早期介入,孩子通常會有明顯改善,但在某些情況下,症狀有可能持續至青春期,甚或成年期。
5. 兒童焦慮/抑鬱
(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兒童焦慮/抑鬱(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和成人的抑鬱症一樣,兒童及青少年會有持續兩星期以上的病徵,如情緒低落、其他病徵包括易發脾氣、對大部分事情都失去興趣、食慾或體重有顯著的減少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多、疲倦、緊張或思想行動緩慢、難以集中精神、不合乎常理的內疚感或絕望、和自殺意念或行為。有一部份的病人,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徵狀,例如妄想、幻覺等。但礙於他們的表達能力,有時他們未必能清楚說出他們的感受,他們的徵狀反而是呈現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影響,如學業、成績退步、學習散漫、提不起勁、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等。這些行為上的轉變,可能更容易被人察覺,但如果忽略了背後的抑鬱症,只靠一般的管教方式去處理是無補於事的。
6. 讀寫障礙
(Dyslexia)
讀寫障礙(Dyslexia)
讀寫障礙主要由於腦部結構及功能出現先天性異常所致。在本港,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約為百分之十至十二。當中約百分之七十屬輕微程度,百分之二十為中等程度,餘下百分之十則屬嚴重程度。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往往難以準確及流暢地認讀及默寫字詞,這可能與兒童在閱讀和書寫時難以辨別字詞的讀音和字形的差別有關。由於在讀寫字詞方面出現困難,兒童在閱讀理解方面亦會產生問題,部分兒童或會因而減少閱讀,影響字詞認識的數量及整體認知的發展。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在語文科目上的成績往往遠遜於其他同學,但其智 力及感官功能均屬正常,而且其讀寫問題亦非因缺乏教育或學習動機所致。
現階段尚未有藥物治療讀寫障礙。現時的幫助主要從教育方面著手,包括具實證支持的閱讀輔導方法、切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以及在學習環境提供調適及輔助設備。